1983年8月,吉林省延吉市举行了一场石化领域的工作研讨会,会议圆满落幕后,吉林省石化厅厅长刘自然见天色晴好,便提议带领与会的科研人员前往附近的长白山游览一番。这一提议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响应,毕竟,长白山不仅是中国东北的名山,而且自上世纪60年代起便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声名远扬。更重要的是,那时大多数与会者并非本地人,因此对长白山充满了向往。
于是,在8月13日的清晨,20多位与会人员一起启程,前往长白山。对于当天的景象,刘自然至今记忆犹新:“那天的天气真是太好了,晴空万里,长白山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。”然而,正当大家沉浸在如此震撼的自然风光时,突然六七辆车驶向他们的方向,车门一开,随之而来的是一群警卫人员,严阵以待。
展开剩余85%那个年代,汽车并不常见,看到这般阵仗,所有人都不由得愣住了,大家不禁好奇,究竟是什么人。随着车上人员陆续下车,人群中忽然爆发出一阵惊呼:“是小平同志!”原来,来者竟然是邓小平。此时,刘自然才猛然意识到,眼前的车辆竟是邓小平的专车。激动不已的科研人员们迅速鼓起掌来,看到邓小平向他们挥手致意,大家的心情无比激动。
当时负责警卫的几个士兵并不允许人们过于靠近,刘自然一行只能停留在50米之外。然而,邓小平却显得丝毫不拘谨,脸上露出兴致盎然的笑容,亲切地招手道:“你们过来嘛!”直到这时,大家才兴奋地走了过去,和邓小平逐一握手。得知他们的身份后,邓小平关切地询问了他们的工作,交谈气氛融洽友好。在离别之际,有人提议合影,邓小平笑着答应:“好嘛,好嘛!”
多年以后,刘自然每当回想起这段经历,仍然感到无比幸运。作为一名普通的官员,如果没有那次机缘,他一辈子可能都无法与邓小平近距离接触,更不要说合影留念。这张合影成为了刘自然珍贵的回忆,伴随他度过了漫长的岁月。
事实上,刘自然的幸运并非偶然。1983年8月,邓小平前往长白山的这次行程,实际上是一次秘密的私人出行,身边只带了亲人。自1978年下半年以来,邓小平便开始思考如何通过发展旅游业来促进经济增长,并提出了一系列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构想。此行,他不仅在长白山亲自题写了“长白山”和“天池”两幅字,还由衷地感叹道:“人生不上长白山,实为一大憾事!”
有趣的是,邓小平还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位登上长白山的领导人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,长白山一直是一个熟悉又神秘的地方。熟悉,是因为它是中国与朝鲜之间的界标,也是东北地区的最高峰;神秘,则是因为自清朝建立以来,这片土地一直被视为“禁区”,并长期被封锁。
在清朝时期,长白山被认为是满洲的发源地。满洲族人大举内迁,东北的寒冷气候使得这一地区人口稀少,直到顺治朝时期,奉天府尹张尚贤在考察东北时曾惊叹:除了沈阳、辽阳和海城等几个大城市外,其他地区几乎都是村落,人口稀少,部分官府机构甚至形同虚设。顺治帝曾担心东北人口过少会影响清朝的根基,因此一度下令进行短期的移民充实。然而,康熙帝却取消了这一政策,认为大量移民可能破坏“白山黑水”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。
到了清乾时期,东北的封锁政策进一步加强。清政府不仅严密控制了通往东北的关口,还加强了对外移民的防范。辽东一带成为了唯一的“准入区”,而宁古塔地区,则成为少数外来人员可以进入的地方,甚至成为了接触中原文化的一个特殊“窗口”。长白山作为满清的“神山”,更是被视为私人祭祀场地,民众无权进入。
长时间的封闭,使得长白山几乎与中国文化隔绝,除少数清朝诗词以外,民间对这座山的了解甚少。清朝的这一政策,也导致了东北地区逐渐荒芜。乾隆时期,虽然清廷试图通过移民和开垦来振兴东北,但由于八旗子弟懒惰且缺乏经验,东北经济始终未见起色,反而愈加凋零。
进入清末,随着外来势力的崛起,尤其是俄罗斯和朝鲜的大规模移民,东北地区的局势愈加严峻。清政府终于意识到,若再不采取措施,东北将会彻底失去控制。咸丰十年,黑龙江将军特普钦提出的开禁放垦建议得到采纳,从而拉开了历史上著名的“闯关东”大潮。这一政策的实施,迅速缓解了东北人口稀少的问题,并激发了该地区经济的爆发性增长。移民带来了农业、矿业和其他生产经验,使得东北的经济结构逐步转型为以工商业为主。
到了清朝末期,东北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。尽管在20世纪初,东北在外敌的压迫下经历了无数磨难,但随着新中国的建立,这片土地开始焕发新生,特别是在煤炭、钢铁、机械和石油等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,成为共和国的工业重心。
然而,随着上世纪70年代工业发展过度依赖资源的弊端暴露,邓小平提出了要发展长白山的旅游业,并亲自前往进行视察。他不仅与科研人员进行交流,还考察了长白山天池的气象站。邓小平此行的意义,不仅仅在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,更体现了国家对科研人员和地方经济的高度重视。
长白山作为曾经的满清“禁地”,如今已经走向世界。它从一个封闭的文化遗产,转变为开放的旅游胜地。今天,长白山已经成为集生态、文化、旅游于一体的世界级名山,成为中国的一张闪亮名片,象征着改革开放后国家发展战略的成功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穿仓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