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石秀久,这个名字可能并不为大多数人熟知,甚至很多了解日本战国史的人也对他感到陌生。然而,他却是丰臣秀吉麾下最资深的外姓将领之一,甚至在丰臣家中地位仅次于少数几位重要人物,比如黑田如水和石田三成。他的经历虽鲜有人知,但他的历史地位不可忽视。
仙石秀久于1551年出生在美浓。他与父亲最初是斋藤家的一员家臣。仙石秀久是家中的第四个孩子,原本父亲打算将他过继出去。然而,由于他的三位哥哥都在与织田军的战斗中阵亡,最终他成为家族的继承人。1564年,斋藤家在稻叶山城之战中被织田信长击败,仙石家随即投靠了织田信长。传闻中,仙石秀久体格魁梧,但容貌相当严酷,给人一种威风凛凛却又恐怖的印象。因此,信长将他安排到羽柴秀吉麾下——因为他们认为“丑人该与丑人共事”,那时秀吉的名字还叫木下藤吉郎。
从此,仙石秀久跟随羽柴秀吉南征北战,参与了众多关键战役。1570年,他参与了织田信长征讨浅井长政的姊川之战,在这场战斗中,他亲手击杀了一名敌方武士。1574年,羽柴秀吉已经拥有了大名的身份,并赐予仙石秀久1000石的领地,随后他逐步升职加爵,名声也开始逐渐显赫。
展开剩余80%1577年,秀吉奉信长命令,开始了为期五年的“中国征伐”,这段时期中,仙石秀久的领地从最初的1000石扩展至4000石。与此同时,他还被任命为攻打四国岛淡路岛的主力大将。随着本能寺之变的发生,秀吉任务发生了变化,他将消灭明智光秀残余势力的任务交给了仙石秀久。此时,仙石秀久和四国霸主长宗我部元亲产生了冲突,最终,为了共同对抗元亲,他与十河存保结成了盟友。
1585年,秀吉集结了10万大军向四国发起进攻,经过一番鏖战,最终四国被彻底平定,仙石秀久也因此被封为10万石的大名,成为秀吉麾下少数几位权力极大的家臣之一。
然而,1586年9月,九州的岛津家开始侵袭大友家。大友宗麟几乎独自一人面对岛津家强大的进攻,他向丰臣秀吉请求支援。秀吉迅速派遣仙石秀久、十河存保及长宗我部元亲的联军前往增援。仙石秀久再一次担任军监,负责协调战场的指挥。
12月11日,鹤贺城的防线岌岌可危,大友宗麟的父子亲自前来请求仙石秀久的援助。尽管长宗我部元亲提议耐心等待主力军的到来,但仙石秀久坚持认为鹤贺城若再不救援就会被岛津军占领,届时大友家也就危在旦夕。他甚至口出重言:“若你不去救援,我将亲自带兵前去支援。”最终,指挥官会议通过了增援的决议,仙石秀久带领部队踏上了紧急援救之路。
在鹤贺城附近的户次川,丰臣军和岛津军展开了对峙,这场战役被称为“户次川之战”。这场战斗对于新兴的丰臣政权来说,意义非凡,因为它是丰臣政权成立后的第一次军事行动。然而,岛津家久却展现了过人的战术水平。他采用了经典的“钓野伏”战术,将军队后撤,只留下少数兵力在河边挑衅,诱使仙石秀久追击。仙石秀久忽视了元亲和十河存保的警告,贸然渡河追击,最终陷入岛津军的埋伏。
战斗的结果是丰臣军惨败,仙石秀久的部队被岛津军击溃,而他本人也在战斗中作出了不光彩的行为——在部队陷入困境时,仙石秀久选择了逃跑。这一行为让他的声誉瞬间崩塌,成为历史上耻辱的象征。虽然他后来被送回等待秀吉的处罚,但他的名声再也无法恢复。
仙石秀久的这次失败,给丰臣秀吉带来了巨大的尴尬和损失。虽然秀吉并未处死仙石秀久,但却收回了他10万石的领地,并将他流放到高野山。此后,仙石秀久的名字成为了懦弱和失败的代名词。史书中对他的评价极其低劣,甚至称他为“天下第一胆小鬼”,这种评价几乎成了他一生的标签。
不过,仙石秀久并未因此彻底沉沦。在稍后的九州征伐中,他为了赎回自己的名声,表现得格外英勇。尤其是在小田原之战中,他以“铃鸣武者”的身份重新出现在战场上,为丰臣政权贡献了重要力量。最终,他被重新赐予五万石,重新跻身大名行列。
尽管仙石秀久因“户次川之战”的惨败名声狼藉,但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忠诚,最终在丰臣政权中复职。相比之下,曾在九州征伐中与他对立的尾藤知宣,虽在某些时刻有所崛起,但却因背叛而终究未能走向成功。
仙石秀久的命运就像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剧,充满了辉煌与败北,但也显露出忠诚与懦弱并存的复杂性。他最终死于病榻,享年64岁,结束了他充满戏剧性的生涯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穿仓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